2019年以来,疫情背景下消费需求下降,挂烫机消费出现两连降,截止2021年已达1535万台,同比2020年下降0.7。预计未来随着市场渗透和用户需求提高,销量增长空间广阔。
利润水平方面,随着行业景气度高涨,中小企业复产扩产加剧产业竞争,整体屠宰规模上升,猪肉和生猪价差表现为下降趋势,从2021年初15.93元/公斤下降至12.26元/公斤,屠宰企业利润下行超20%,且在2月以来仍持续保持下行状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销售收入规模由2015年的3.2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9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7.35%,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因为新能源单车零部件高于油车,规模有望迎来爆发期。
当前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存在巨大的存量无效设备替换需求。根据测算,2021-2023年串焊机新增+存量市场空间分别为28/45/51亿元。
2021年我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营业收入达到2684.2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26.8%,整体来看,受益2021年整体经济运行良好和能源需求上升影响,增速为近些年最高,预计随着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我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将持续发展。
目前探明储量在1622亿吨左右,从储采比来看,可采年限达406年,显示出了较强的储量优势,从长远看战略意义凸显,对比中国煤炭来看,俄罗斯储量仅略高于中国,而储采比仅为中国的十分之一左右,目前国内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产销国,产销都占比全球50%以上(2020年数据),煤炭能源形势严峻。
国内产量仍不足以供给消费量,仍有部分进口需求。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动力产量达32.24亿吨,同比2019年增长31.9%,增速下降主要受疫情停工影响,2021年动力煤市场供需失衡,一度在10月初达到超过2500元/吨的高价,行业整体表现为高景气度,预计2022年价格高位下行业仍将保持高景气度。
截止202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能力分别为2618座和19267万立方米/日,其他设施处理能力为1138万立方米。作为国内污水处理龙头企业,整体污水营收持续增长,2021年已达到81.45亿港元,同比2017年增长超100%,污水处理厂(包括农村)数量也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截止2021年底达1116座,
随着国家推动基建逐步完善,我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排水管道长度从2012年的43.9万公里增长至2020年的80.3万吨。预计随着政策要求对管道质量逐步提高,我国排水管道存在大量增长和置换空间。
2021年我国干法隔膜出货量达18.7亿平方米,同比2020年增长70%左右。随着储能成为干法隔膜行业新增长点,加之中兴新材开始布局12μm并逐步商用供应宁德时代(星源材质和惠强新材等预计下半年交付),干法隔膜规模将持续扩张。
目前全球水处理膜市场规模约在300亿美元左右,中国约在84.7亿美元左右。就其应用结构而言,目前国内反渗透膜占比水处理膜市场规模50%以上,测算在42.4亿美元以上。目前行业国内整体需求来源与市政和工业污水,随着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反渗透膜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国内人均消费水平提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海水淡化规模自2012年起持续增长,截止2020年已达165.11万吨/日,同比2019年增长4.9%。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用于核电和电力占比近4成,石化和化工占比20.9%,钢铁和有色占比15.44%,市政和饮用仅占比13.77%。
截止2022年4月27日,现价约为8200元/吨。近两年行业整体价格上涨带动行业景气度和开工率小幅度上升,目前上游乙烯价格仍表现为持续增长态势,预计短期内市场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2021年是光伏热场爆发的一年,主要光伏热场龙头整体营收快速增长。其中龙头金博科技热场(产销量分别为1706.26吨和1552.99吨,分别同比2020年增长250.84%和246.36%)营收增长达219%,中天火箭营收增长60.5%。
就我国碳纤维市场现状而言,树脂基碳纤维作为主要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整体需求和营收持续增长,数据显示,需求量从2019年的58215吨增长至2020年75155吨,营收从2019年的427.6增长至48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