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药物进入商业化阶段仅仅8年时间,不过首款双抗Blincyto没有长效化设计,给药不方便,上市八年后2022年销售额5.83亿美元。2014-2022年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从0.03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57.93亿美元,2022年同比增长45.2%。
进入21世纪,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我国乙酸异丙酯产能整体呈上升态势,据统计,2022年我国乙酸异丙酯产能为6.4万吨,较2021年持平。2015年以来,我国环保政策日益严厉,叠加市场要求提升,较多实力弱的乙酸异丙酯企业被淘汰出局。据统计,2018-2022年我国乙酸异丙酯产量整体上升,2022年产量为3.2万吨,同比下降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国乙烯市场也正蓬勃发展。2019年至今,随着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集中投产,我国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乙烯产量为2.54%。
在产能扩张稳步推进的驱使下,2018年以来,我国硫酸产量也呈平稳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我国硫酸产量达9504.6万吨,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
整体来看,2010-2021年我国木材产量整体处于波动上升状态,据统计,2021年我国木材产量达到111589万立方米,达到历史高位,截至2022年我国木材产量为10693万立方米,同比2021年下降7.73%。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核电核准几近停滞,2015年恢复审核后再次沉寂。2022年以来核准节奏加快,截至目前已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总计10台核电机组,2022年核电装机容量为5553万千瓦,预计在未来5年将保持每年6至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
虽然杏种植规模逐年增大,但与其他水果类似,杏以鲜食为主,加工比例不高,而且杏加工产品种类比较单一。近年来我国杏仁出口波动较大,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杏产业在我国水果产业中的比重太小,产业化程度较低,据统计,2022年我国杏仁出口量为0.45万吨,同比下降10.84%,出口金额为0.23亿美元,同比下降5.05%。
2022年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第七个年头。这一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迅速增长,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速构建,电力现货市场多地开花,据统计,2022年1-12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25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0.8%,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
零工经济正深刻改变着蓝领从业者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为蓝领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近年来中国蓝领零工行业规模高速增长,由2016年的不足800亿元增长至2022的56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8.8%;预计2023年中国蓝领零工市场规模将达到7020亿元,2025年中国蓝领零工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我国免疫诊断市场在过去5年整体保持稳定的增长,据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440亿元,同比增长17.96%,未来伴随着国民人均医疗花费的提升、免疫诊断特检项目的增加、医疗新基建推动检测场景的扩充和检测技术的持续迭代进步,免疫诊断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增长。
2018-2022年我国双胶纸产能复合增长率在3.9%。阶段性来看,双胶纸产能呈现稳步增加的整体趋势。2018-2020年,双胶纸行业处于成熟期,产能增长率不高,行业盈利情况逐步收缩,同业竞争情况加剧。2020-2022年双胶纸产能小幅增长,行业新增产能多为规模纸企的产能扩充。截至2022年我国双胶纸产能为1412万吨,产量为862万吨。
箱板纸作为国内产量最大的纸种,2018-2022年我国箱板纸产能不断增长,2022年供给有所下降,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加之纸厂存一定去库存压力,纸企停机检修较多,纸企生产积极性下降。2022年我国箱板纸产能为4202万吨,产量为2692.3万吨。
随着下游行业生产技术与理论的不断发展,碳酸钙已由原来单纯的填充剂变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填充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填充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纳米级碳酸钙行业市场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纳米碳酸钙产量为117.6万吨,预计到2022年继续增长至130.5万吨。
全球产量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国外已有很多公司生产各种型号的高性能氧化铝纤维,但多晶氧化铝纤维的世界总产量还比较低。其中西欧国家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50%,日本占39%左右。
。2021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应用市场规模达到209.7亿元,未来随着液冷数据中心相关技术标准逐步完善,商用进程的加快,液冷数据中心渗透率的持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80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近40%,高于服务器市场与数据中心市场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