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助推力之一 绿色金融取得快速发展

在近日举办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多项关乎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中国方案及中国成果亮相。近年来,作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助推力之一,绿色金融取得快速发展。绿色贷款市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绿色债券发行持续火热、绿色保险触角不断延伸、资管机构ESG产品和ESG投资大行其道……金融机构正将绿色金融从政策、理念变成了一个个产品、一笔笔资金投放。

专家表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所需资金量巨大,资金缺口尚存,需要政策和机构共同发力,推动绿色金融不断扩面、走深走实,同时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近年来,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力度加大,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加快构建。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体系。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居全球首位;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

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股权、碳金融产品等市场也在加速完善。资管机构以ESG投资为主线和依托,布局绿色金融也已经成为潮流,加速推动资产结构的绿色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以市场化方式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推动产品端的绿色创新,ESG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扩容。

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离不开政策层面“四梁八柱”的搭建。

了解到,近年来,监管部门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等原则,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政策制度。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和自下而上的实践创新,正在进一步形成合力,推动绿色金融向前发展。

“绿色金融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我国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和配套实施方法,不断完善地方低碳发展制度体系,为我国低碳发展战略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预计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绿色金融也将实现较快增长。”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过程中,转型金融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业内人士认为,转型金融重点服务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产业和项目,为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以和绿色金融形成有效互补,覆盖绿色金融无法触及的“灰色地带”,为碳密集型行业提供资金支持。

日前,央行在专栏文章中提及,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总结提炼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有益模式,并将其运用到转型金融领域,是提高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质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金融模式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具体体现在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环境风险、促进创新和技术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温彬说。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鼓励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温彬表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通过引导资金流向长期稳定的绿色投资项目,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覆盖更多中小微企业

“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所需要的资金量巨大,目前资金缺口依旧较大,需要绿色金融进一步发挥作用。”温彬表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认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温彬建议,政府层面需要继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法规,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绿色金融业务,健全适合绿色金融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

在金融机构层面,温彬建议,聚焦重点行业与区域、大中型优质企业及其关联客户,并结合重点区域的产业特征寻找绿色金融新机遇;同时,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加大产品创新,提升拳头产品竞争力,提升研究、协同、营销以及风控能力。

此外,多位专家建议,找准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结合点,让绿色金融转型金融覆盖更多中小微企业。

在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徐瀚看来,小微、三农等领域整体绿色减排规模可观,存在量小、分散、面广的特点,对这些领域的绿色金融支持不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资源的全面高效配置。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表示,下一步,应尽快完善和健全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实惠、充足的资金和金融服务,将成为绿色金融重点支持内容。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发展潜力评估及市场前景预判、投资特性及投资机会分析、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