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产业链的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

1

近日,氢能概念股表现亮眼。东岳集团、雄韬股份、鸿达兴业、大洋电机、厚普股份、欣锐科技等氢能相关企业股价走强。比如,燃料电池膜生产商东岳集团2021年下半年至今股价上涨幅度约300%。

尽管氢能相关公司的股价在资本市场一路走高,但氢能在落地层面仍处于迟迟不能爆发的“前夜”。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497辆,同比下降53%。

整体来看,氢能产业近年虽有长足进步,但技术和市场仍不成熟,氢能发展尚处于幼稚期。具体来看,燃料电池技术卡脖子,制氢、储氢等产业链各环节有着成本高、安全性差等特点;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不具有普适性,车辆难以批量生产,氢能大规模落地仍是痛点。

未来,氢能应用的突破口在于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而燃料电池若想真正实现产业化,需要一一攻克上述难关。

车企在燃料电池领域布局已在加速。据上汽集团的“氢战略”,2025年,上汽集团旗下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超10%。9月7日,现代汽车(HYMTF)宣布将在2023年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较上一代系统降低50%以上,并在2028年成为旗下所有商用车型均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汽车制造商。

不过,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链很长,只靠企业层面的布局难以完全覆盖。氢能大规模利用也需要政策“保驾护航”,政府层面和相关部门在顶层设计上的规划与协调尤为重要。

近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原则同意北京、上海、广东所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示范期为4年。至此,中央层面的燃料电池补贴政策框架已全面确立,行业发展迎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通知》发布背后正是国家希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和实现燃料电池车的产业化。按照《通知》规划,预计北京、上海、广东每个城市群2025年推广车辆均有望达到万辆级。随着车辆的增加,产业链的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全产业链成本下降也指日可待,氢能产业化应用将迎来新的突破。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发展销售预测分析、竞争力对比及关键性数据分析、投资战略研究、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