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养殖业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分析,出口检测标准一致化「图」

一、大黄鱼概述

大黄鱼,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 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分别是东海黄鱼一东海地理种群、台湾海峡南部—粤东地理种群、粤西地理群。

中国大黄鱼种群分类

中国大黄鱼种群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大黄鱼养殖业现状

1、大黄鱼养殖产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黄鱼养殖量逐年攀升。2019年全国大黄鱼养殖量225549吨,同比增长13.93%。

2017-2019年全国大黄鱼养殖产量统计情况

2017-2019年全国大黄鱼养殖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大黄鱼海洋捕捞量

随着海洋的过渡捕捞,以及大黄鱼海水养殖量的增加,全国大黄鱼海洋捕捞量逐年下跌,截止2019年全国海洋捕捞量59830吨,同比下降12.47%。

2017-2019年全国大黄鱼海洋捕捞量统计情况

2017-2019年全国大黄鱼海洋捕捞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大黄鱼养殖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竞争格局

全国大黄鱼海水养殖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其中福建大黄鱼海水养殖产量为165378吨,占据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的83.5%,稳居第一。而浙江和广东分别为18651吨和13951吨,分别占据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的9.4%和7.1%。

2019年全国分地区大黄鱼海水养殖产量占比情况

2019年全国分地区大黄鱼海水养殖产量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国大黄鱼海洋捕捞产量前三的省份为广东、辽宁、海南,产量分别为24727吨、15767吨、12409吨,占比分别为41.3%、26.4%、20.7%,三省合计占比88.4%。

2019年全国分地区大黄鱼海洋捕捞量占比情况

2019年全国分地区大黄鱼海洋捕捞量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我国大黄鱼养殖产业发展趋势

1、鱼药研发产业化,加强监管力度

国内鱼药公司将扩大研发与制药企业规模,增加科技投入,形成集创新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于一身的公司或企业,对公司或企业个体设立鱼药标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整个鱼药行业的创新性发展。

相关督察部门在对鱼药进行检测的同时,也需要对经销商进行监督,设立售卖鱼药的合法资格证,驱逐鱼目混珠的非法销售商;定期抽检鱼药,实行不合格、过期鱼药的回收销毁制度,防止这类鱼药在市场中以低价形式流通,造成逆向选择。

2、出口检测标准一致化

为进一步提升大黄鱼出口前在国内的检测效率,可设立多个检测部门都认可的检测标准,减少重复检测相同指标带来的效率低下、多个部门检测在时间上的冲突。因此在国内可委托权威较高的部门设立检查认证,尽快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质,同时完善现有的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逐步与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

3、推动第三产业(旅游业)入驻近海,进一步实现深海养殖

现大黄鱼养殖集中在近海地区,近海养殖密度过高,污染严重,影响大黄鱼的生长,大黄鱼的养殖必须向外面拓展。同时近海湾可开发旅游业,例如渔家乐,包含渔排住宿体验、海上特色饮食、体验捕鱼乐趣等。在近海引进第三产业的同时可为渔民带来更高的收入,适当减少养殖风险带来的压力,也为当地提供更多劳动岗位,增加就业。

华经产业研究院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黄鱼行业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加工、分析和展示,为客户传递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专业的预判,为客户的经营决策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欲了解行业具体详情可以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研究报告《2019-2025年中国大黄鱼养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1254
下一篇

2020年大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未来大豆仍然主要依靠进口「图」

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了8803万吨,累计下降7.9%,这是大豆进口数量首次下降。而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8851万吨,累计增长0.5%。到2020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进口数量为4504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77万吨,增幅为17.9%。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