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红枣产量和种植面积齐下降,出口量快速增长,产品优质化趋势明显「图」

一、红枣的主要种类

红枣,又称干制红枣,是用充分成熟的鲜枣,经晾干、晒干或烘烤干制而成的干果,果皮呈红色至紫红色。红枣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山区、丘陵或平原,为温带作物,适应性极强。枣树喜光,好干燥气候,耐热又耐旱涝,耐贫瘠、盐碱,素有“铁杆庄稼”之称,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它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百果之王”的美誉。

红枣品类众多,目前世界上有706种红枣品种。根据果实大小划分,红枣可分为小红枣和大红枣。小红枣包括金丝小枣、鸡心枣、无核小枣等品种;大红枣包括灰枣、冬枣、骏枣、板枣、壶瓶枣等品种。根据果实形状划分,红枣可分为长枣、圆枣和小枣三类。我国知名枣品种包括:灰枣、骏枣、冬枣、金丝小枣、大枣等。

红枣的主要种类

红枣的主要种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红枣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及环磷酸腺苷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红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极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既可作为日常食品食用,也可作药用。

二、红枣市场供需现状

2016年以来,受资源禀赋条件限制、红枣价格低迷影响,种植面积增速受限。2018年我国枣树种植面积约为331万公顷,同比增长1.8%,相比2017年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

2011-2018年我国红枣种植面积统计图

2011-2018年我国红枣种植面积统计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是红枣原产国和主产国,产量占全球的98%。近40年来,我国红枣产量持续增长,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果品大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自2012年以来,红枣逐渐供大于需,2016年、2017年、2018年中国红枣产量分别为824.05万吨、852.2万吨、877.8万吨。

2011-2018年中国红枣产量统计图

2011-2018年中国红枣产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红枣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世界红枣在中国,我国红枣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8%。中国红枣在新疆,新疆红枣产量占我国红枣产量的49%,新疆红枣主要种植于南疆地区,环绕塔里木盆地区域即喀什、阿克苏、和田、巴州等地。目前,全国已形成新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六大红枣主产区,六大主产区产量在全国占比达九成以上。

2018年我国红枣区域分布图

2018年我国红枣区域分布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进出口方面,我国红枣消费以国内生产红枣为绝大多数,进口量极少。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红枣进口量最高值为50.81吨,最低仅为0.31吨。随着我国红枣产量逐年上升,进口红枣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我国红枣产业呈自产自销特点,出口量较小。海关数据显示,2009-2015年我国红枣出口量基本维持在万吨以下,2016年出口首次突破10000吨,达到1.1万吨,2018年我国红枣出口量达到1.46吨。

2012-2018年我国红枣出口统计图

2012-2018年我国红枣出口统计图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三、红枣市场前景

红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是上等滋补食品,同时在中医药学上有很高实用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和做法正深入人心并日益流行,枣是药食同源的绝佳食品,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红枣种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我国果树产业中的民族产业之一。 红枣营养价值很高, 是重要滋补食品和药用食品,又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出口食品。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红枣出口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世界红枣生产和贸易中占有绝对统 治地位。我国红枣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需求,目前,国内红枣价格相对稳定,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是大趋势。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开始注重产品的内在和外在质量,而且会更加追求品牌。 红枣产品应朝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其中高档产品将向突出枣果特点的高营养、功能性食品方向发展,大力开展传统枣产品的改造升级,推进枣产业的深层增值,着力培植区域性和国际性龙头企业,开发特色名牌产品,全力开拓国际市场。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红枣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红枣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投资前景、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