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进农村有“大动作”:实行“鼓励发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进城「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随即,电商进农村就有了“大动作”。

6月1日,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发布通知,决定2020年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目标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形成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线上线下融合、涉农商品和服务消费双升级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经验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县。

通知提出,示范县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依托电商实现转型升级,物流成本明显降低,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有效畅通,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消费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三部门明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进城,兼顾工业品下乡,对承担疫情防控相关重要物资保供任务、且工作突出的电商、物流、商贸流通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予以适当倾斜。中央财政资金实行“鼓励发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据了解,自2014年起,我国连续6年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支持1180个示范县,实现了对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全覆盖。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规模总体扩大8.4倍。

2016-2019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趋势

2016-2019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趋势

农村电商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电商拉近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让农村各类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好。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975亿元,同比增长27%,带动300多万贫困农民增收。

2016-2019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趋势

2016-2019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趋势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产业供应链水平差、物流成本高、人才缺少等困难。

“此次三部门发文,针对这些难点问题推出了务实举措。”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秘书长申学锋表示,此次政策有三大亮点。

首先,强调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申学锋认为,通知中明确提出,电商进农村要坚持“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原则,这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在电商进农村工作的直接体现。通知明确,鼓励各地优先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结合先建后补、购买服务、直接补助等支持方式,合理加快资金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推进电商进农村工作,无论是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还是降低农业生产流通成本,政府需要在做好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有为,但政府的有为不能替代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不能替代市场作用的发挥,其基本前提是有利于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申学锋表示。

同时,强调降低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申学锋认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严峻形势,今年如何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活下去,并恢复发展成为政府关心的焦点之一。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非常明显,涉农企业不仅融资难,更面临用工难、流通难等新问题。通知明确要求示范县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依托电商实现转型升级,物流成本明显降低,就是依据今年的特殊形势提出的工作目标,可谓对症下药,现实针对性很强。

网经社“电数宝”投融资数据库监测显示,2019年农村电商领域共有5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总金额达5200万人民币。分别是:龙米农业获5000万Pre-A轮;新农宝获1000万战略投资;搜农坊获1000万战略投资;来三斤获数百万天使轮;佳鲜农庄获A1轮。

2019年农村电商融资情况

2019年农村电商融资情况

此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也有新变化。申学锋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专门把“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列为重点支持的第一项,可见中央对基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这一短板的高度重视。第二是提出支持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贫困户等开展农村电商普及和技能培训,这是针对近两年我国就业形势作出的适时调整,是推动解决疫情下的就业难题的实招。

本文采编:CY327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投资方向与风险分析、发展环境与渠道分析、市场策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