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经营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行业利润总额增速创新高「图」

一、玻璃纤维行业产业链

玻璃纤维是一种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等主要矿物原料和硼酸、纯碱等化工原料生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低温、耐腐蚀、隔热、阻燃、吸音、电绝缘等优异性能。其单丝的直径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数千根单丝组成。玻纤可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绝缘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目前约占全球复合材料所用增强材料的90%。

目前,全球玻纤产业已经形成从玻纤、玻纤制品到玻纤复合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其上游产业涉及采掘(叶腊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物)、化工(纯碱等)和能源(天然气、电力等),下游产业涉及建筑建材、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玻璃纤维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玻璃纤维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经营现状分析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创伤,据统计,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利润总额增速达到56%,再创历史新高,取得如此佳绩得益于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上取得的重大胜利,以及内需市场的及时启动。

2013-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增速走势

2013-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增速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三、中国玻璃纤维行业产量、进出口分析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停工停产,我国玻纤纱产量低迷,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进入三季度后,随着风电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基建、家电、电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扩张,玻纤纱市场供需形势发展根本转变,截至2020年1-12月我国玻纤纱产量为541万吨,同比增长2.7%。

2011-2020年我国玻纤纱产量及增速

2011-2020年我国玻纤纱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池窑纱方面,2020年我国新建池窑纱项目投产总产能规模已达40万吨,此外部分冷修项目也已经逐步恢复生产,行业仍需警惕玻纤纱产能增速过快问题,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池窑纱总产量为502万吨,同比增长2%。

2011-2020年我国池窑纱产量及增速

2011-2020年我国池窑纱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结构来看,2020年我国池窑纱产量占比92.79%,坩埚纱产量为39万吨,占比7.21%。

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结构(单位:%)

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玻璃纤维纺织品方面,据统计,2020年我国各类电子布/毡制品总产量为71.4万吨,同比增长4.5%;各类工业用毡布制品产量为65.3万吨,同比增长11.8%。

2019-2020年我国部分玻纤纺织制品产量

2019-2020年我国部分玻纤纺织制品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方面,据统计,2020年我国玻纤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产量为301万吨,同比增长30.9%;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产量为209万吨,同比下降2.8%。

2019-2020年我国不同类型玻纤复合材料制品产量

2019-2020年我国不同类型玻纤复合材料制品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进出口数量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进口量为18.8万吨,同比增长18.1%;出口数量为133万吨,同比下降13.6%。此外,2020年我国企业海外玻纤纱产量为44.4万吨,同比增长9.8%,各企业克服疫情蔓延、管理成本提升、文化差异等不利因素影响,为我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产业海外市场拓展和全球化发展做出贡献。

2011-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进出口数量走势

2011-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进出口数量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玻璃纤维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全球玻璃纤维行业集中度较高,2020年全球玻璃纤维各企业产能CR3为47%,其中中国巨石以产能200万吨/年高居榜首,占据全球产能23%的份额。全球玻纤市场中,中高端领域壁垒高、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定价权强,包括风电、汽车用热塑、电子等领域,因为具备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中国巨石、OC、泰山玻纤、NEG、重庆国际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中低端领域主要拼成本。

2020年全球玻璃纤维产能分布(单位:%)

2020年全球玻璃纤维产能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部分玻纤企业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营业收入来看,据统计,国内龙头企业中国巨石2020年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营业收入为110.46亿元,同比增长11.14%,领先于其他企业。

2020年我国部分企业玻纤及其制品业务收入及增速

2020年我国部分企业玻纤及其制品业务收入及增速

注:长海股份与九鼎新材数据为2020年H1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形成了“三大企业(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三小企业(山东玻纤、四川威玻、长海股份)-其他企业”竞争格局,从单线产能来看,中国巨石以单线产能10.5万吨/年领先于其他企业。

2020年国内玻璃纤维头部企业单线产能对比

2020年国内玻璃纤维头部企业单线产能对比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新增产能方面,2014年后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几大龙头企业当中,因此国内玻纤纱行业集中度也较高。中国巨石和泰山玻纤都是中国建材旗下公司,若未来资产重组完成后,两家合计在国内的产能占比将达到50%以上,玻纤纱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020年国内玻纤新投产和冷修停产生产线

2020年国内玻纤新投产和冷修停产生产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年玻纤粗纱新投产产能预计为46万吨,同时有22万吨左右产能存在冷修计划,产能净增加增速将小于需求增速,因此预计2021年玻纤市场仍有涨价可能。

目前国内在建的玻纤生产线

目前国内在建的玻纤生产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护

玻璃纤维行业作为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的良好发展自然而然离不开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与帮助。2012年颁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指出“开发高性能玻璃纤维、积极发展高强度、高硅氧、高耐碱性能的玻璃纤维产品”。该规划的颁布把玻璃纤维制造行业摆在了加工制造行业中的重要地位,玻璃纤维行业若想取得良好发展,在未来一年或数年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必要的扶持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过去的这几年中,我国玻璃纤维产量总额的不断增加和出口数额的稳步增长这一局面的背后都有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在2021年或以后的几年中,对玻璃纤维行业发展实施必要的扶持政策仍然是国家发展加工制造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2、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实施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未来之路。只有实现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的生产行为才能逐步走向优化。当下阶段,玻璃纤维行业的生产水平在不同企业间差距明显,行业内部分企业的生产技术落后,单耗水平较高,生产环节仍然需要较多的人力,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了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也为了在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局势下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要发挥自身力量尽可能的把产品质量提高,把生产成本降低。以机器之力取代人力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还有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所以在未来玻璃纤维行业的制造发展过程中,机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潮流。

3、科技化产品

随着中美贸易战打响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国面临的贸易形式更加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和部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必然会对我国玻璃纤维制造行业形成一定冲击。而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最好的解决策略之一,所以在2021年乃至今后的时期内,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玻璃纤维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我国玻璃纤维生产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玻璃纤维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应用领域的发展分析、重点企业分析、运行前景预测分析、投资前景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