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装机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上游碳酸锂的需求,从4万到52万,碳酸锂涨价台前幕后

磷酸铁锂装机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上游碳酸锂的需求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两位创始人对碳酸锂价格上涨联手“发难”。

3月2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碳酸锂的成本可能就3-5万元,不应该那么贵,这是暴利,但是就拿石油来讲,石油的价格不是按照成本走的,“碳酸锂会跟石油一样,不再按成本计算。

从每吨4万元涨到52万元的碳酸锂,首当其冲

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复杂的,核心并起到长期价格“锚定”作用的是供需关系,次要因素则包括成本支撑与市场预期。

碳酸锂2020年下半年以来上涨走势发现,仅以2021年为例,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67.7万辆,比上年增长152.5%,同期国内碳酸锂产量23.04万吨,同比增长32.97%。

锂价复盘:价格加速上涨均为紧缺拉动

锂价上涨要追溯到一年前,彼时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是7.8万元/吨,为本轮价格高歌猛进的起点。

早在2021年3月5日,21世纪资本研究院就已明确指出,“结合中长期行业供需、产品价格运行、生产成本等因素判断,锂价拐点来临已经十分明确。”

此后,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全年渗透率为5.8%,到2021年12月已增至22%以上。

同时,在2021年新能源车行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反超三元电池,增速明显高于三元电池。

2021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54.5GWh,同比增长142.8%。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累计79.8GWh,占总装机量51.7%,同比增长227.4%。

而就锂盐来源来看,磷酸铁锂对应的磷酸铁与碳酸锂,三元电池对应的则是氢氧化锂。

就市场价格表现来看,受到需求端增长速度差异影响,价值更高的氢氧化锂,其去年至今市场价反比碳酸锂要低,这说明了供需关系对产品价格影响之巨大。

磷酸铁锂装机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上游碳酸锂的需求

反观碳酸锂供应。2021年,国内产能利用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是按照不同机构的统计口径来看,产量增速要远远落后于上述磷酸铁锂装机量的增速。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酸锂产量为24万吨,同比增长40.4%。百川盈孚跟踪的数据为,2021年全国碳酸锂产量为23.04万吨,同比增长32.97%。

不论采用哪种统计口径,都可以看出碳酸锂供给增量,与上述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供需缺口部分,通过部分进口予以补齐

对比碳酸锂进口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8月、10月和2022年1月,国内碳酸锂单月进口量超过1万吨,为历史同期峰值。

进口量越高,意味着国内碳酸锂供应越紧张,价格上涨也会更激烈。

实际市场表现也是如此。2021年8月,碳酸锂价格结束横盘,国内电碳价格从9万元/吨上涨至10月份的将近20万元/吨;2022年1月,电碳再次从30万元附近一路上涨至今的超过50万元。

就国内供给端情况来看,在碳酸锂加速上涨期间,却是国内盐湖因天气原因产量季节性下降阶段,供求失衡矛盾因此而加剧。

复盘之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上游原料供给、下游需求增长存在矛盾,同时在国内产能利用下降、进口量增加时,碳酸锂价格也会出现加速上涨。

成本支撑,与“市场化成交”的匮乏

供需关系决定了大宗商品运行趋势,而成本支撑、市场交投和心理预期等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而“碳酸锂的成本可能就3-5万元”之说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成本3-5万元只适用于国内盐湖生产企业。

这类企业天生具备成本优势,但在国内其产能占比却相对有限,盐湖股份(32.050, 0.84, 2.69%)加上新增的2万吨产能,国内只能排到第4位。

国内碳酸锂产能三甲,分别为赣锋锂业(4.3万吨)、非上市公司江西南氏锂电(4万吨)、天齐锂业(3.5万吨)。

而就原料构成来看,“锂业双雄”去年主要原料来源为澳洲矿山,南氏锂电原料则来自江西锂云母矿山。

所以,在衡量行业成本时,以最低标准的盐湖生产成本并不合理。

而就进口锂精矿来看,碳酸锂、氢氧化锂的成本端抬升也十分明显。

锂盐价格的上涨带动上游锂精矿价格持续上涨,锂精矿价格由年初的405美元/吨涨至年末的2560美元/吨,最新销售价格已突破2800美元/吨。盛新锂能3月28日晚发布的年报指出。

锂精矿价格的上涨,对锂盐产品售价构成了显著支撑

按照汇率,以及“1吨碳酸锂需消耗8-9吨锂精矿”的比例计算,仅此一项成本便达到16万元,加上纯碱、硫酸等辅料和燃料价格,单吨生产成本超过2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除了极少数锂盐企业可以实现锂精矿100%自给,绝大多数企业高度依赖澳洲锂精矿进口

所以,去年进口锂精矿价格的上涨,又使得国内大部分锂盐企业成本端出现明显抬升。

针对于3月中旬碳酸锂价格过快上涨,包括工信部在内的主管部门公开表态,“要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协作、共同发展,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

而就锂盐行业而言,作为一个原本相对小众的市场,其贸易环节要明显小于钢材等更为“大宗”的市场。

从接触的贸易商来看,平时库存有30吨以上的贸易商就已经算大的了,不少市场可供交易的散单只有个位数,其中盐湖的货源相对常见一些。

就主流碳酸锂生产企业而言,前述产能排名靠前的南氏锂电从去年下半年便已停止报价,主要原因是“没货”。

另,目前主流大厂碳酸锂基本已经锁定,没有更多货源向贸易商环节出售。

行业低迷时,为回笼资金曾向贸易商出售过。但是从2020年下半年锂价反弹后,产品全部供给产业链客户,即使如此,产能仍显不足。

盛新锂能人士也指出,公司锂盐产品主要以长协为主,国内客户包括了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和贝特瑞等。

大厂货源主要供给产业链客户,通过市场化交易的碳酸锂数量十分有限。

交投数量较低,所导致的市场深度、厚度不足,“卖方市场”特点明显,这一定程度上也对锂盐价格起到了助涨的效果。

解决方案:“入股上游”或为出路

不可否认的是,锂盐企业现阶段正处于景气周期的顶点。

即便以成本水平最高,锂精矿原料全外采的锂盐企业为例,结合当前碳酸锂和成本情况来看,其毛利率也超过60%。

盐湖企业,以及部分“锂矿+锂盐”的一体化生产企业,毛利率可能会达到80%到90%。大宗原材料领域,这已经是十分罕见的利润水平。

不过,现在的好日子,却是前几年上游企业用“性命”拼出来的结果。

最为典型的案例当属天齐锂业

公司上市后,先后完成了对澳洲产能第一的矿山泰利森格林布什矿山、智利SQM公司的股权收购,最终实现了对全球主要锂辉石、盐湖的布局。

但是,在收购SQM公司股权时,因行业景气度下滑及后续融资受阻等问题,一度陷入债务危机。直至2021年引入战投澳洲IGO公司,让渡出泰利森部分股权后,公司才得到喘息机会。

赣锋锂业,外部锂资源并购虽然不如天齐锂业那般激进,但是近几年也拿下了澳洲产能排名第二的马里昂山部分股权,并签订了包销协议。

如果没有上述“锂业双雄”在行业底部时的布局,国内锂精矿“卡脖子”的问题只会比现在更加突出,碳酸锂、氢氧化锂的实际产量,也很难达到当前水平。

那么,下游电动车企业是否也应进行自我反思,此前缺乏对原材料涨价的判断和准备?

同样的思路,换到锂电产业链是否也可以借鉴?

比如下游动力电池、整车企业,通过参股上游锂矿企业的方式,获得更为稳定的原料来源?

就整车企业而言,具备上述意识的只有比亚迪,在布局察尔汗和扎布耶盐湖资源后,近期又计划30亿元战投入股盛新锂能。

虽然公司合建的锂盐产能短期释放存在一定问题,但是就长期来看,其原料供应链的稳定度会远超国内同行。

至于新势力造车企业,或许是由于自身实力不足,也可能是对上游行业的判断不到位,至今尚无实质性动作。

当然,上述入股的方案只能起到“治标”的效果,本质上是从锂盐市场现有的“存量”去争夺份额。

相比之下,“标本兼治”的方案则需要供给端的加速释放,通过供给“增量”缓解当前供需紧张的矛盾,以此实现碳酸锂等产品的供需再平衡,价格理性回归,或顺理成章。

本文采编:CY341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碳酸锂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碳酸锂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前景预测、面对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投资风险与防范、发展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