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及中国二氧化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模化、全产业链化趋势明显「图」

一、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按制造方法分类,可分为沉淀法二氧化硅、气相法二氧化硅。中国90%以上的二氧化硅产品是沉淀法二氧化硅。沉淀法二氧化硅学名沉淀水合二氧化硅,沉淀法二氧化硅价格优势明显,在国内市场份额占90%以上,广泛用于橡胶、轮胎、制鞋、橡塑制品及硅橡胶、涂料、化妆品、牙膏、饲料等行业。

二氧化硅产品按制造方法分类

二氧化硅产品按制造方法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沉淀法二氧化硅产业链

沉淀法二氧化硅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硅酸钠和硫酸,硅酸钠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纯碱、石英砂等,硫酸的主要原材料为硫磺。沉淀法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橡胶、轮胎、医药、农药、固体消防材料、农业、饲料、涂料、油墨、造纸等行业,其中,对橡胶行业的依赖程度较大。

沉淀法二氧化硅产业链

沉淀法二氧化硅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全球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产量

气相二氧化硅又名气相法白炭黑,据统计,2021年全球气相二氧化硅产量约为32.40万吨,同比增加8%。2016-2021年全球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8%。预计2022年全球气相二氧化硅产量将达到33.8万吨。

2016-2022年全球气相二氧化硅产量及增速

2016-2022年全球气相二氧化硅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下游消费结构

从全球气相二氧化硅消费结构来看,有机硅行业是气相二氧化硅主要的消费领域,占比57.40%,其中以硅橡胶为主。硅橡胶具有较好的耐高低温、隔热、绝缘、防潮、防化学腐蚀、抗污染和生理情性,在航天、航空、国防工业、机械制造、建筑装饰、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公认的新型先进合成材料。

2021年全球气相二氧化硅消费结构(单位:%)

2021年全球气相二氧化硅消费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二氧化硅市场运行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四、中国二氧化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气相二氧化硅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气相二氧化硅工艺技术有了较大进展。截至2021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产量约12.8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9.60%;生产能力为17.88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39%。2016-2021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产量和产能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71%和4.87%。预计2022年产量和产能分别约达13.77万吨和49万吨/年。

2016-2022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产能产量

2016-2022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产能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年我国气相二氧化硅消费总量约为11.31万吨,同比增长13.10%,其中有机硅领域的消费量为7.76万吨。气相二氧化硅主要用作有机硅弹性体的补强剂,目前其在硅橡胶领域的使用量占其总消费量的60%以上,在其他有机硅产品如硅树脂中也有应用;

2021年中国气相二氧化硅消费结构(单位:%)

2021年中国气相二氧化硅消费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沉淀法二氧化硅

我国二氧化硅行业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以沉淀法为例,2010至2020年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和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截至目前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行业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首位。预计2022年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将达269.74万吨,产量将达190.02万吨。

2016-2022年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产量

2016-2022年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消费构成仍以价格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的橡胶制品和兽药饲料为主。2021年,橡胶工业(包括鞋类、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和兽药饲料的二氧化硅消费量占总量比例为86.71%,沉淀法二氧化硅主要产能亦集中于该应用领域范围内。涂料、牙膏等特种用途二氧化硅消费量占总量比例不足14%。

2021年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消费结构(单位:%)

2021年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消费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企业规模看,沉淀法二氧化硅生产企业向规模化、大型化和集中化发展。据统计,5万吨以上规模企业数量达16家,年产能达177.1万吨,占比高达71.1%;产量达129.15万吨,占比高达78.9%。2-5万吨规模企业达17家,数量最多,年产能达50.1万吨,占比为20.1%;产量达23.67万吨,占比为14.46%。

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企业产能分布(单位:%)

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企业产能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企业产量分布来看,据统计,5万吨以上规模企业产量达129.15万吨,占比高达78.9%。2-5万吨规模企业产量达23.67万吨,占比为14.46%。1-2万吨规模企业产量占比5.8%,小于1万吨规模企业产量占比0.9%。

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企业产量分布(单位:%)

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企业产量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2021年全年沉淀法二氧化硅进口量8.84万吨,出口量达到48.25万吨。2017-2021年,出口数量的年复合增速达到4.16%。沉淀法二氧化硅近两年出口量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存在较大幅度波动,但随着疫情形势逐渐缓解,出口数量变动趋于稳定,主要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进口量长期保持稳定,并且明显低于出口数量。

2015-2022年H1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进出口数量

2015-2022年H1我国沉淀法二氧化硅进出口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二氧化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国内市场

国内二氧化硅生产企业中,大部分生产普通沉淀法二氧化硅,主要用于轮胎和鞋类;国内能够生产高分散沉淀法二氧化硅的生产企业不多。其中确成股份是世界上主要的二氧化硅生产商之一,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沉淀法二氧化硅生产商,是世界最大绿色轮胎专用高分散二氧化硅制造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动物饲料载体用二氧化硅生产商之一。

国内二氧化硅主要生产企业

国内二氧化硅主要生产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国外市场

海外白炭黑产能方面,主要的生产企业是赢创和索尔维,产能均达到50万吨+,海外的五家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合计164.5万吨。

海外主要白炭黑企业产能

海外主要白炭黑企业产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七、二氧化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产品结构升级

目前,国内沉淀法二氧化硅市场存在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低端(制鞋及自行车胎、摩托车胎用)二氧化硅技术含量较低,对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的要求不高,因此国内大多数中小二氧化硅生产企业均能够实现生产,造成目前国内低端(制鞋及自行车胎、摩托车胎用)二氧化硅总体供大于求,而高分散二氧化硅由于生产技艺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较高的原因,国内有足够实力量产的企业较少。随着二氧化硅产业消费结构的调整,低端(制鞋及自行车胎、摩托车胎用)二氧化硅的市场需求占比将会不断下降,技术含量低、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将会被淘汰,研发能力强、产品领先的高分散二氧化硅生产企业的市场销量将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实现二氧化硅行业内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2、专业化生产趋势

沉淀法二氧化硅的生产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干燥等多道工序,通过硅酸钠和一种无机酸(通常情况下为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沉淀而成。沉淀法二氧化硅生产过程中反应的控制有较高要求,原料的质量、各组分浓度、温度、反应时间、PH值、搅拌速度等多种因素将影响生产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结构、分散性和硅烷醇基团的浓度等,各个变量都要求精确的控制和调节。

为实现上述生产工艺所能达到的各项指标要求,还需要专业的特种非标核心生产设备。尤其是用于轮胎、牙膏、涂料等的高档二氧化硅产品,需要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积累才能实现稳定生产,对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储备有较高要求。随着我国《绿色轮胎技术规范》的发布,下游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将有越来越多的下游客户需要高品质二氧化硅,推动二氧化硅行业的专业化生产趋势进一步加强。

3、环保标准趋严趋势

二氧化硅属化工行业,环保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等,对环保、节能等方面的相关条律的执行力度越来越强,而化工企业由于本身耗能大、排污多的特点,容易到受相关政策严格排查,企业项目通过核准或环评的程序多、难度大。本行业中很多企业使用燃煤方式生产,随着脱硫脱硝的监管要求趋严,原有排放标准将进一步提高。

4、规模化、全产业链化趋势

传统的二氧化硅生产企业不可避免地承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而规模较大、全产业链布局的二氧化硅生产企业能够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有效保证原料品质和持续供应,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优势。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二氧化硅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二氧化硅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二氧化硅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二氧化硅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营销策略分析、发展机会及对策建议、市场预测及项目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