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经情报网为您提供金融机构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政策环境、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等资讯,让您第一时间获得全面的金融机构行业信息。
应将中小金融机构也纳入不良资产转让试点,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提升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同时,采取更多差别化的措施,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减轻历史包袱,增强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数据是金融机构展业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随着数据要素市场逐步建立,长期以来作为“数据需求方”的金融机构,开始逐步探索数据产品的开放与流通共享。
聚焦“加速金融智能场景应用,助力数字化创新和业务成长”的主题,与会人士着重探讨了金融科技的赋能路径,以及长三角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优秀实践。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在深圳银保监局指导下,积极响应“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部署要求,创新金融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打造特色产品等方面下功夫,高标准、高质量帮助新市民在深圳创业就业。
2022年金融机构布局养老金融走上“快车道”。银行业方面,第二批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迎来“首秀”,养老储蓄试点渐行渐近;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建设,在创新产品等方面稳步推进,截至6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投保件数19.6万件;基金公司持续完善产品线,提升相关产品收益。
作为一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贷款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二是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定向支持相关领域。
新市民金融需求旺盛,在政策指导下,围绕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将开辟金融服务蓝海,有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而从投资端来讲,投资者也逐渐青睐专注于环境保护、 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的投资项目。
数据显示,未来40年,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将在百万亿元级别。会议期间,多位业内及机构人士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展开讨论。
2021-2026年中国金融机构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投资前景、投资机会与风险、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